(下文摘錄自 電子時報的縱橫集)
2008/08/14 - 觀點 - 曹安邦/外稿
就資訊流傳遞這件事來看,許多產品公司都認為,要從相隔十萬八千里遠、語不同文、人不同種的多個國際市場,得到完整精確的資訊、然後判讀、做成決策,實在是一項艱辛的作業,畢竟這其中需要注意的細節、克服的問題實在是多如牛毛。所以,就像先前「縱橫集」所提到的,產品公司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、透過多元管道進行資訊蒐集整理、有「溝」也有「通」的溝通機制、才能進而鞭辟入裡的判讀資訊。也就是因為如此,就有產品公司認為:「好了,既然都能從那麼遠的地方、經過那麼長的價值鏈,把前線的資訊傳回到了總部,來提供作為決策的依據,此時,總部因為有了完整的資訊、一番精確的判讀,就能夠做出不錯的執行策略,接下來,就只要交給前方去執行,就一切Ok了」!
簡單的說,從前方傳遞資訊到後方是「收」的功夫,但從後方傳遞決策資訊或執行方案到前線,卻是「放」的功夫,表面上看起來,「放」當然比「收」省力得多,也容易得多。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??
有天,公司總部的A同事與海外據點B同事,2個人面紅耳斥的爭執不下,B同事說:「公司每次推出新產品,都不把行銷資料提早給我們,都是要我們開口才會有,這樣我們根本來不及準備,更別說先跟通路商溝通,你知道,這一來一往浪費多少時間成本嗎?」A同事回嘴說:「沒提早給你們??拜託,那些資料早在1個月以前,就已經放在線上資料庫裏了,Suppose你應該早就知道,並且要每天都進系統查閱,提早下載去準備開展業務,不是到新產品推出了以後才回來吵,你這樣也反應太慢了吧」!!
這2位同事你一言、我一語的吵得不可開交,但是,我卻發現一件吊詭的事。當資訊流由後方傳遞到前方的過程中,公司總部的人員常常會有一種「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」的心態,認為已經把決策資訊、執行方案「丟」出去了,所以,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、一直到市場最前線的海外據點團隊、甚至是市場終端消費者,就應該會接得到。
但往往出現的狀況卻不是如此,經常可以看到,身處不同價值鏈環節的同事或合作夥伴,為了同一件事吵翻天,但在真槍真刀的策略執行面上,失誤就是失誤,球掉了就是掉了,再多的藉口與理由都無法改變狀況。
事實上,蒐集情報、判讀資訊、提出執行方案,只是資訊流傳遞的前半段功夫,而後半段的重頭戲,則在於「資訊回饋執行」的機制,也就是,要將做成執行方案的資訊指令,落實傳達到每一個價值鏈環節上,並且要能發揮真正的效果。
Pass To??還是 Pass Through??
許多產品公司或許多認為,「資訊流的傳遞」,只是將資訊「傳」出去、「遞」到下1個環節手中,任務就結束了,但事實上,「傳遞」只是技術問題,要讓資訊流的流通發揮真正的作用,重點在於「傳達」。因為,光有「傳」沒有用,而是要「達」,才能讓決策指令在價值鏈上的環節動起來,才能真正將價值,送達到終端消費者手中。
我曾遇過1家公司,堅信「推出新產品」可以刺激銷售成長,所以,幾乎是每個月都推出新產品,對於頻繁推出新產品的策略,這家產品公司自豪的說:「我們公司的產品開發能量非常強大,因此,每1、2個月,甚至是幾乎是每1個月,都有新產品開發完成和推出市場,而大量的新產品,對於通路商或第一線業務團隊而言,更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,多元完整的產品線,可以讓終端客戶有更多選擇的空間,也可以符合更多不同客戶的需求」。
這樣的說法,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,但實際上,光是宣布推出新產品、發發新聞稿與行銷廣告資料,就真的這麼有用嗎?
有次,這家公司的通路商,氣急敗壞的向業務團隊抱怨:「最近,競爭對手A公司,推出了一項新功能的產品,我們卻沒有這樣的東西,客戶都一直來詢問抱怨,我看得趕快向總部反應,要不然可能很難再跟A公司競爭下去」,業務團隊一聽之下,也覺得茲事體大,就立刻向總部回報狀況,但是,產品研發部門一看到海外市場傳回來的訊息,經過仔細比對,卻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說:「不會吧,我們才是第1家,推出這種功能產品的廠商,足足比A廠公司早了3個多月,怎麼大家都不知道啊??」
在這個例子中,可以看到的是,這家公司經過資訊整理分析之後,做出的策略計畫認為,推出新產品是足以刺激市場銷售買氣的。但是,在快速推出新產品的同時,卻只是不斷的把新產品「丟」到市場上,而忘記了,每一項新產品在被推出時,新產品的價值,必須要經過價值鏈的層層傳遞,快速的傳送到市場終端用戶手中,因此,除了傳遞「推出新產品」的資訊外,更重要的是要讓價值鏈上的每個環節,都應該要在新產品推出之前,就要對新產品的種種細節瞭若指掌,才能夠在新產品推出的同時,快速的將新產品的價值,送到市場終端客戶手中。
類似這樣資訊傳遞回饋機制出現嚴重失誤的狀況,其實也很常出現在「做廣告」這件事上。有些人一聽到做廣告,就覺得是一樁「肉包子打狗,有去無回」的買賣,因為廣告的效益根本就看不出來;但也有產品公司就是相信廣告的神奇魔力,認為只要廣告做得夠大、夠好,生意自然就會源源不絕的上門來。
有個朋友就是屬於後者,因為他認為,大部分消費者在走進零售通路賣場時,其實心裏都還是有幾個不同的選擇在評估,所以,如果能在零售通路店面賣場做大型的廣告,讓消費者一走進店面就被吸引,自然就會加深印象、提高自己公司品牌產品被購買的機率。因此,從他開始投身國際市場業務,就是打定主意要花大錢做廣告、要以廣告取勝,但經過1年之後,他卻赫然發現,廣告預算是一直往上加,但銷售成績卻是趴在地上起不來,不論他如何下猛藥、多做廣告,對實際銷售成績的幫助卻是十分有限。
對於「廣告有沒有用」這件事,應該是見仁見智,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,廣告只是資訊的「傳遞」,但要「傳達」,卻需要更多其他因素的配合。
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,在走進家電賣場之前,原本都已經打定主意,要買S牌的LCD TV,但到最後結帳時,卻是買了P牌的LCD TV,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賣場中的銷售人員,大力的向顧客推銷P牌的LCD TV,這時,除非是超級死忠於S牌的粉絲,否則,對一般消費者而言,大概很少有人能夠抵擋,這樣來自第一線銷售人員的強力推銷而不就範。因為此時,廣告其實扮演的只是催化劑的角色,第一線的銷售人員,才是真正關鍵性的臨門一腳。
但是,賣場的銷售人員為什麼平白無故的,要熱情的推銷特定品牌的產品呢?關鍵或許來自於,產品公司提供給賣場銷售人員的誘因、獎勵、或其他更多處理加值過的資訊。
因為,有時產品熱賣的原因,不見得在於產品有多好,而是在於產品有多好賣,也就是要讓通路賣場的銷售人員,一看到、就知道,要怎麼賣最快、也最容易去賣。所以,如果業務團隊或是通路商,願意付出更多心力去研究協助,賣場銷售人員,推銷自家的商品,該提供資料的就絕不會拖拉、該做教育訓練的就不會搪塞不做,再搭配準確Hit目標客戶市場的催化劑廣告,產品想要賣得不好,恐怕也很困難。
除此之外,當資訊或指令經過處理加值之後,在傳達執行的過程中,可能隨時會有不同的外在環境變化出現,此時,就必須要亦步亦趨的緊盯不放,才能隨時調整執行必要的策略動作,而這就需要導入Monitor或是Follow up的機制,去控制管理資訊回饋傳達的品質效率。
舉例來看,某家產品公司為了刺激銷量,公司總部經過一番市場了解分析之後,決定要讓市場終端零售價格降價20美元,而同步也會調整對通路商的出貨價格,但在執行降價策略之後的1個月,這家公司的老闆看到銷售報表,發現降價之後的銷售量,似乎並沒有明顯提升,這位老闆心想:「難道是降的不夠多嗎?好,那就再降!」立刻再度召開會議決定再降20美元,也立刻就讓通路商知道新的降價策略。而隔了1週,這位老闆心血來潮,決定到通路賣場去看看自家產品銷售的情況,當到了賣場,老闆赫然發現,那項連降40美元批發價的產品,居然在通路賣場只降了15美元零售價,其中的25美元降價額度,硬是被通路商給A走了。
對這家產品公司而言,之所以會讓通路商有上下其手A錢的機會,很明顯的就是,產品公司的價值鏈環節出了毛病,從上到下、從後方到前方的價值鏈環節,腦子只想到一件事,就是要將「降價的消息」傳遞出去,然後呢?對這家產品公司而言,資訊指令的傳達效力就到這裏結束了,當然就沒有然後了。在這樣的過程中,產品公司展現出的就是一付「我就是降價,但愛買不買隨便你!」的心態。
因為,產品公司在傳達降價資訊時,就只是告訴通路商「要降價」,但卻沒有去跟進、確定,終端市場通路真的有降價,而且了解消費者是否因為降價激發出買氣需求,只是一直丟、一直給指令,卻搞不清楚這些指令或資訊,到底去了哪裏、發揮了多少作用,在這樣的情況下,價格降再多也是沒有用的。
縱觀整體資訊流傳遞的過程,上述產品公司,之所以會出現資訊流傳遞的不效率,資訊回饋機制之所以會出現問題,差別就在於產品公司在資訊回饋機制上,抱持的是「Pass To」還是「Pass Through」的心態。
所謂的Pass To,就是只把資訊或決策指令傳出去就算數,但卻不清楚這些資訊或是決策指令,是不是真的送到終端使用者的手中、或是否真的被落實執行;而所謂的Pass Through,就不只是把資訊或指令傳達出去就算數,而是要確保每一項資訊與指令都去到該去的地方、發揮該有的效用。就經營國際市場業務的角度來看,產品公司總部每一項決策指令的效益,都應該要準確且快速的反應在終端消費者身上,這才算是真正的Pass Through,也才能達到公司總部傳遞資訊、下達指令的真正目的。
如果,產品公司只是Pass To的去處理資訊回饋,其實就是所謂的「令不出中軍」,因為對指揮全局的統帥而言,如果所下的軍令只能管到自己帳下的中軍,卻指揮不動中軍以外的10萬大軍,那麼,那10萬大軍的戰力,就是有也等於沒有;但如果是Pass Through,狀況就會完全不同。
光是「做好自己的事」還不夠! 不是只有老闆才要有Ownership?
就前面所提到的種種有「傳」、沒有「達」的資訊回饋不效率來看,簡單一句話來形容,就是「虎頭蛇尾」。因為,產品公司在之前,既然已經花了那麼多心力,去蒐集、整理、判讀、加值資訊,但到最後卻仍是功虧一簣,這不是一件很荒謬的事嗎?基於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,這樣狀況絕對是不應該出現的,但為何類似的問題,卻還是日復一日的出現在經營國際市場的價值鏈上呢?
事實上,許多產品公司並不是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,因為問題就出在「做好自己的事」這件事上。許多管理者或許都認為,只要大家都做好自己的事,就可以幸福快樂的過日子,但孰不知,所謂的「做好自己的事」,不見得就等於把事情真正做好、做到對、做到達到目的。
對擁有公司的老闆而言,因為具有Ownership的熱情與承諾,所以會把公司所有的事,都當成自己的事,對經營國際市場業務的產品公司而言,老闆的Ownership,更是從產品公司上游供應商,一路延伸至市場最終端的消費者,對一整條完整的價值鏈具有高度的Ownership,要確定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,都運作順暢的,而流經價值鏈的每一項資訊、指令,也都是應該準確的傳達執行。而這是老闆的Ownership,也是老闆本身真正「做好自己的事」的定義。
但就Ownership這件事來看,就常有朋友說:「『Ownership?』,拜託,那是『Owner』才有的東西,我們一般人就省省吧!」這句話雖然諷刺,但卻也準確的反映出事實。因為,對1家公司而言,最有Ownership的人,當然是擁有這家公司所有權的老闆
不過,產品公司老闆應該認知的是,如果只是要求公司員工、甚至是主管、或者是通路商各自做好「自己的事」,那麼就很有可能出現「鞭長莫及」、或是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」的迷思,畢竟每個人立即所能看到的,都只是眼前的環境與工作任務,但卻很難要求每個人、每一個價值鏈環節,都能夠從整體價值鏈的角度去思考。也就是因為如此,在資訊流傳達的過程中,許多產品公司之所以會出現資訊流傳遞的不效率,其實就是價值鏈環節缺乏Ownership的精神,少了那種「全力一搏」、「使命必達」的熱情。
所以,要改變這樣的狀況,公司就必須要在公司內部、在價值鏈的運作上,塑造出人人都有「Ownership」的精神與氣氛,這是可以透過系統性的獎懲賞罰機制來建立的。舉例而言,當新產品賣不好時,研發部門與業務團隊往往會互相指責,研發部門罵業務不會賣,業務團隊則是怪研發產品做得不好,但是如果產品公司要建立Ownership的機制,其實就可以讓研發團隊,同時必須要扛產品銷售的責任目標,也就是說當研發部門推出的新產品賣得不好,研發部門也必須連帶負責;而同樣的,業務團隊也不能只是每天罵人,在其身處市場第一線的優勢下,也必須有系統的將第一線市場的需求與變化,傳遞給研發部門,並且與研發部門共同思考新產品的發展方向,這也必須納入業務團隊的績效考核中。
透過這樣系統化Ownership塑造機制的建立,所謂「做好自己的事」,就不會真的只是做好,各個環節負責的工作而已,而是每個人、每個環節都own這一條價值鏈,會將價值鏈的運作效率當成自己的工作績效一樣認真看待。
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Ownership不僅僅是資訊傳遞、策略執行上的關鍵,對許多產品公司而言,Ownership也是不斷創新前進的力量。因為,對於擁有價值鏈Ownership的人員或是環節而言,每一次的改變或是改造,其實都會是因為Ownership中的熱情與承諾,讓他們會不斷思考:「要怎麼做才會更好?更快?更準確?」不斷的改進其實就是創新的動能,而如果在產品公司所擁有的價值鏈上,充滿了來自於Ownership的熱情改變力量,就可能匯集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創新動能。
在最近熱翻天的北京奧運中,有1位來自台灣的網球選手在接受訪問時說:「球是圓的,沒人知道到底結果會是怎樣,唯有盡力打好比賽才是重點」,我想,這應該是所有運動選手的心聲。在經營國際市場業務價值鏈的過程中,每1個價值鏈環節在傳遞資訊與價值時,就像是網球選手揮拍擊球一樣,真正的高手不是把球打出去就好了,而是要將球擊發到預期的定點,因此,每一球都是關鍵,每一球都代表選手對「自己」的期許;在價值與資訊的傳遞上,當每個人、每個環節都將每一項資訊或價值當成「自己」的期許,這才是真正的「盡力」,也才能真正的將資訊與價值傳達到真正該到的定點上。
(本文由曹安邦口述,記者陳慧玲整理撰寫。)
曹安邦,現任友訊科技執行長兼總經理。
留言列表